【暑期社会实践】重走习近平总书记浙江足迹,探寻浙南绿色发展密码——推进景宁畲族自治县高质量发展调研团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日期:2025-06-29 点击数:
作者:柯进华等|编辑:柯进华|审核:

2025年6月23-26日,以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浙江足迹为重点,浙江树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柯进华教授、尉理哲老师带领王昕、刘梦如、杨泽文、方思慧、陈雨婷、曾鑫凯、娄依雳7位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成员进行了一次聚焦丽水地区文化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实地调研,跨越缙云、景宁、龙泉、松阳等多地,将山水美景、畲族风情、千年匠艺与古村韵味编织成网,勾勒出一场兼具历史文化底蕴与自然趣味的沉浸式考察图景。

第一天:山水入画,古韵初探

实践首日,团队来到了缙云仙都。这片承载轩辕文化传说的山水胜境中,鼎湖峰“天下第一峰”的雄奇、朱潭山“仙堤倒影”的诗意,让大家沉浸式感受自然与人文历史的交融,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体现。在欣赏美景之余,成员们品尝了当地极具特色的缙云烧饼。金黄酥脆的外皮,包裹着鲜香的梅干菜与肉馅,独特的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随后,团队前往古堰画乡,参观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济堰。这座古老的水利工程,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通济堰千年水利智慧与瓯江沿岸的画廊、古村相映成趣,千年古树点缀其间,漫步其中,成员们不仅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与勤劳,更深刻体会到了历史文化的厚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古堰画乡正是对这一指示的生动践行,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完好地保存了自然和历史文化遗迹。

第二天:畲风梯田,文化深耕

此次团队将重点聚焦于景宁畲族自治县。作为畲族文化核心展示地,景宁畲乡之窗保存着丰富的畲族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去年景宁建县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回信,肯定景宁40年发展取得可喜成绩,提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畲乡景宁发展新篇章”的殷切希望。

成员们走进畲乡,欣赏了独具特色的畲族歌舞表演,绚丽多彩的服饰、热情奔放的舞蹈,展现出畲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我们与当地畲族村民展开深入交流,探秘“凤凰装”刺绣技艺,深度触摸民族文化脉络。

离开景宁后,团队来到了云和梯田。

这片“中国最美梯田”在夕阳下层次分明,稻浪与山峦共舞。层层叠叠的梯田,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宛如大地的指纹,美得令人震撼。成员们穿梭在梯田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云和梯田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上的成功实践,正是对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响应,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赢。

第三天:匠艺与古村落

实践的最后一天,团队抵达龙泉,先后参观了青瓷博物馆和宝剑博物馆。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极为关注,在青瓷博物馆中,一件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的青瓷展品,展示了龙泉青瓷“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独特魅力。成员们近距离观察青瓷的制作工艺,从拉坯、修坯到上釉、烧制,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

而在宝剑博物馆里,寒光凛凛的龙泉宝剑,彰显着“坚韧锋利、刚柔并济”的品质。通过参观,大家了解到龙泉宝剑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锻造技艺,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随后,团队前往宝溪。宝溪是青瓷工艺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不灭窑火”的美誉,这里完整保留着古老的龙窑烧制技艺。宝溪在保护传统技艺的同时,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新老虎机平台,娱乐老虎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指示高度契合。宝溪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陶醉,清澈的溪流蜿蜒而过,两岸青山环抱,古桥、古民居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团队成员们漫步其中,不仅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传承力量,也领略到了乡村生态之美。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深入了解了丽水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传统工艺。在重走足迹的过程中,成员们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大地的生动实践,“两山”理念已经深入民心,既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传承的责任感和投身新时代建设的使命感。未来,团队成员们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感悟,继续探索,为弘扬传统文化、助力地方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条:浙阿携手共话升本路 校际交流同谋新发展——副校长叶时平赴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考察交流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寻找共富密码 共享古堰风华——马克思主义学院丽水暑期社会实践圆满完成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