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探访“浦江经验”发源地,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毫末书院实践团赴浦江县开展实践调研

发布日期:2025-07-05 点击数:
作者:“浦源寻踪”暑期社会实践团|编辑:田林|审核:

今年是“浦江经验”提出22周年。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老虎机平台,娱乐老虎机“浦江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切身感受“八八战略”“浦江经验”在新时代乡村的生动实践,6月30日至7月2日,浙江树人学院毫末书院“浦源寻踪”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金华市浦江县杭坪镇、礼张村、江南第一村,在乡村实践中感悟“千万工程”,于绿水青山间触摸“浦江经验”的时代脉搏。

浦江中学:回溯初心,领悟“浦江经验”核心要义

实践首日,循着历史的足迹,实践团一行来到当年的接访地——浦江中学(现浦江县月泉中学)。踏入旧址,陈设依旧,时光仿佛在此凝固。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中,22年前教室里领导干部倾听民声、解决民忧的场景如在眼前。“浦江经验”核心在于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以真下真访的务实态度,实心实意解决群众难题,这不仅是工作方法的革新,更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鲜活诠释。通过此次寻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在服务社会、化解群众关切中的使命担当。

随后,实践团走进杭坪村——这条因“浦江经验”而改变命运的村庄。210省道(原20省道浦江段)穿村而过,曾经崎岖难行的盘山公路,如今已蜕变为平坦宽阔的“致富大道”。这条道路不仅承载着村民走向富裕、奔赴小康的希望,更拉近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站在这条镌刻着为民初心的道路上,同学们真切体会到党和政府为人民谋福祉的坚定决心,对“浦江经验”中务实为民的精神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礼张村:笔墨绘就,感受乡村振兴蓬勃活力

浦江县岩头镇礼张村,地处中系山脉之南、仙华山东麓,山水环抱,双溪潺潺,桃李成林。这里钟灵毓秀,孕育出“耕读传家,书画继世”的独特文化传统。自清末以来,书画名家辈出,上世纪30年代,名震全国的艺术沙龙“白社”五位骨干中,张书旂、张振铎两位便出自礼张村,为浦江赢得“中国书画之乡”美誉奠定根基,礼张村也因此被誉为“书画第一村”。

走进礼张村,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村党委书记张泽农的带领下,实践团先后参观了廿四间、张书旂美术馆等地,沉醉于“双溪环抱山村秀”的自然风光,更惊叹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和谐的乡村氛围。通过访谈张书记与走访村民,团队了解到: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礼张村深挖书画文化资源,以文旅融合推动发展,成绩斐然;但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人才短缺、基础设施薄弱、品牌运营不足等瓶颈。成员们围绕村庄IP打造、数字技术赋能、生态共富路径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积极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此次实践,大家见证了乡村振兴为村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也目睹了“千万工程”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江南第一家:古训新声,探寻传统家规新时代价值

“江南第一家”,即郑义门古建筑群,坐落于浦江县郑宅镇,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璀璨明珠。步入其间,“廉俭孝义”的治家文化浸润心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历史充分证明,优秀家规孕育良好家风,优良家风涵养和谐家庭,众多和睦家庭共同构筑起文明社会。随着家规家风文化的传承弘扬,历经岁月沉淀的治家智慧,正不断滋养着家风正、民风淳、社风清的文明风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通过实地参观与聆听讲解,团队成员对传统家规在新时代的价值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认识。

此次浦江实践,对实践团成员而言,既是一场感悟“浦江经验”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的思想之旅,更是一堂见证“八八战略”“千万工程”丰硕成果的行走的思政课。团队负责人吴雨桐感慨道:“这次实践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深化学习,更是一场精神洗礼与责任觉醒。作为团学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我将在校园服务中主动倾听同学心声,积极解决大家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浦江经验’在校园落地生根。我也将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用专业所学为‘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在之江大地的实践贡献青春力量!”

上一条:“真人图书”点亮红色记忆,青春共鸣“两山”之声

下一条:《在尖山古镇寻找红色文化“真人图书”》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